此信息由西安交通大學審核并發布(查看原發布網址),應屆生求職網轉載該信息只是出于傳遞更多就業招聘信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目的。如您對此轉載信息有疑義,請與原信息發布者西安交通大學核實,并請同時聯系本站處理該轉載信息。
2021年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誠聘全球英才
電子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先后入選“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雙一流A類高校中唯一一所電子信息類高校。作為學校重要的文科性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依托學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學科優勢,結合社會科學特點,著力打造“電子信息+”學科特色。為建設一支高水平、國際化師資隊伍,擬向海內外長期招聘各類高水平人才。
學校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每年劃撥相當經費用于人才發展,支持人才構建頂尖科研平臺。
一、學院概況
(一)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66名專職教師,包括22名教授、28名副教授。具有“計劃”國家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四川省計劃、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師德標兵、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等省部級以上稱號的教師38人次。教師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美國愛荷華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等國內外20多所高校。
(二)學科概況
圍繞“電子信息+”學科特色,公共管理學院已形成博士、碩士、本科多層次的學科結構和辦學體系。現有城市發展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四川省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公共管理(MPA)、新聞與傳播(MJC)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行政管理(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城市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四個本科專業。
學院重點發展以下5個學科方向:
1.數字政府治理(行政管理):數字政府建設、政府數據治理、區域合作治理、應急管理
2.公共政策研究:政策過程、公共決策、數字經濟政策、教育政策、土地政策、社會政策
3.城鄉社會治理:城鄉公共服務、城鄉社區治理、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泛喜馬拉雅地區傳播
4.網絡空間治理:人工智能與算法治理、跨境數據流動、網絡安全治理、個人信息隱私
5.數字文化與傳媒:主要聚焦文化、傳媒、藝術領域的數字化應用與傳播
(三)科研平臺
1.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數字文化與傳媒研究基地
2.省市級智庫:四川省社會事業與社會保障智庫、成都市城市管理智庫
3.校級特色研究機構等科研平臺:智慧治理研究院、數字文化與傳媒研究中心、西非研究中心、數字鄉村振興研究中心
4.省文科綜合實驗中心:智慧城市管理實驗室、電子政務可視化再現實驗室、信息分析與咨詢實驗室
二、招聘學科及方向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治學、應用經濟學、城市規劃、城市管理、新聞傳播、國際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三、招聘崗位、條件及待遇
(一)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英才
申請條件
工作及生活條件
國家級人才
1. 年薪面議;
2. 安家費及購房補貼180-220萬元(含國家、地方配套)
3. 高水平成果獎勵(上不封頂);
4. 學校科研經費不低于1:1與國家經費配套;
5. 辦公、實驗場地;
6. 教授(事業編制)+博導;
7. 附屬醫院、附屬幼兒園、附屬小學和附屬中學。
(二)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
類別
申請條件
工作及生活條件
培育項目
1.年齡一般不超過52周歲;
2.具有博士學位;
3.能夠把握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學術構想,在學科領域內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學術成果得到廣泛認可。
1. 年薪面議;
2. 提供科研配套經費及安家費;
3. 高水平成果獎勵(上不封頂);
4. 聘任為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員(正高級職稱、事業編制),具博導資格;
5. 辦公、實驗場地;
6. 附屬醫院、附屬幼兒園、附屬小學和附屬中學。
青年項目
1.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具有博士學位;
3.在其科研學術領域嶄露頭角,為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具有成為學科學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
(三)骨干教師
類別
申請條件
工作及生活條件
教授
1.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業績顯著,學術成果突出。
1. 年薪面議;
2. 提供科研配套經費及安家費;
3. 高水平成果獎勵(上不封頂);
4. 辦公、實驗場地;
5. 附屬醫院、附屬幼兒園、附屬小學和附屬中學。
副教授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業績突出,極具發展潛力。
講師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具有發展潛力。
(四)專職博士后
申請條件
工作及生活條件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博士學位。
1. 年薪9-15萬元/年;入選各類博士后人才計劃者年薪18-50萬元;
2. 博士后公寓(免租金);
3. 日常學術經費1萬元/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配套資助20%;
4. 鼓勵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間到國外開展合作研究;
5. 學術成果享受學校成果獎勵政策;享受學校教職工子女入園入學政策,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擇校政策;
6. 在站期間可以申請職稱評審(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頭銜);
7. 優秀者可申請學校教職。
四、培訓與提升
學校、學院為高水平人才和青年教師提供多項提升項目與科研支持,具體包括:
學校提供哲學社會科學青年接力行動人才計劃,校百人計劃;
優秀青年教師國際名校、名師訪學:支持青年教師到國外名校進行6-24個月交流訪問;
電子科技大學名師課程、名家講壇校外短期教授項目:支持青年教師邀請國內外名師、專家學者來校培養指導青年教師;
青年教師短期海外培訓:支持青年教師利用寒暑假到國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進行短期培訓和學術交流;
英語培訓:每年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留學基金委高級英語培訓”;
學術會議經費支持:學院、學校為教師參加國際、國內的學術會議提供一定額度的經費資助。
五、申請材料及聯系方式
申請材料:個人簡歷(包括學習經歷、工作經歷、近五年發表的學術論文、主持的科研項目和榮獲獎勵等)和相關證明材料。
聯系人:張老師,彭老師
電話:028—61831865,028—61831867
郵箱:gongguanzhaopin@
郵件標題和應聘材料要注明: 海外博士網+姓名+學校+學歷+專業+應聘崗位
關于我們 | 合作伙伴 | 出版物 | 觸屏版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幫助指南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滬ICP備12015550號-13|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網監中心備案編號:3101040220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防范勸阻電話和短信統一專號:962110,網民接到962110電話,請立即接聽。
Copyright ©前錦網絡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